top of page

提升人際溝通力!掌握人際、關係與溝通的5大關鍵步驟

  • 作家相片: 法憲教練
    法憲教練
  • 2024年10月21日
  • 讀畢需時 8 分鐘

已更新:8月16日

身為 Life Coach 生涯教練,我會接觸到各種類型的客戶,有的人三觀跟自己完全不同、有的人滔滔不絕講很多話、有的人總是說「我不知道」。多年下來,我淬煉出5個溝通的關鍵步驟,能幫你應對各式各樣不同的人
Life Coach 生涯教練溝通

文章目錄:


在家需要和家人溝通,在職場需要職場溝通,無論和朋友、伴侶、客戶關係上,「溝通」都是不可或缺的。「溝通」能支持我們建立一段健康的連結:不被家人情緒勒索、和伴侶不再互相猜來猜去、和同事主管少了很多衝突、把朋友間的誤解減到最低。


這篇文我會跟你分享我在做生涯教練(Life Coach)多年,所淬煉出關於溝通的五大步驟,來幫助你學習更好的溝通方式。

AndAction教練,讓溝通不再卡關


溝通的重要性:人際關係的核心支柱


在我做 Life Coach 生涯教練的歷程中,「人際關係」常常是客戶的熱門議題,即使一開始在談職涯議題、時間管理議題,最後都會延伸到一段「關係」的討論


而「溝通」又在人際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,所以當你能掌握好的溝通技巧,很多議題都能解決,它能在你的人際關係中創造以下三種好處:


ree

幫你避免誤解和衝突


很多關係,一開始都還好,但時間久了,就變得怪怪的。


這常是因為彼此之間藏了很多的想法不說,或錯過了該說的時間。如果能早一點,透過正確的溝通,挖出彼此藏在心中的想法,衝突就會少很多。


幫你建立信任


一旦有信任感,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就少了很多,尤其在亞洲社會更是如此:「有關係就沒關係」。


當你能建立有效溝通:真正聽到對方想表達的話、理解他背後的用意、並適當表達你的想法,那個信任感就會慢慢出現。



幫你把話題走深


如果你想讓交流不只是表面的嘻嘻哈哈,還能看見對方內心的故事、真正藏在心中的想法,適當的溝通方式,是可以深入人心的


如此下來,你們的關係就不會只維持在淺層、單次的互動,而是可以創造一次又一次更有趣的對話。


如何做到,下面我們會一一解說。



有效溝通的5大關鍵步驟


在我們暸解了溝通的重要性後,可以開始聊聊「有效溝通的五大關鍵步驟」,這些步驟能幫助我們在面對任何溝通情境時保持清晰、有力且同理的表達。


ree

AndAction 教練培訓課程


  1. 專注傾聽


很多時候,我們在做教練時,光是專注傾聽(不用特別說什麼話),就得以讓對方與我們建立連結。


傾聽的關鍵在於「看著對方的眼睛」、「不做其他事」、「不打斷」、「不給建議」。讓對方感覺到你的世界只有他。


光是這種「臨在感」,就已經非常有價值了。我相信你一定曾體會過,像是跟一個人邊滑手機邊跟你聊天,你很快也會不想聊,跟著滑手機。


小嘗試:下次聽對方說話時,先不急著給回饋,試著先點頭、贊同對方、提問,體驗看看這跟你平常的回饋方式有什麼差別

  1. 一次一問


當我們想了解一個人,或想釐清一件事,很容易一口氣丟出很多問題:「你那天為什麼會遲到?是不是出了什麼事?後來有跟對方說嗎?現在怎麼處理了?」


聽起來好像在關心,但對方往往不知道該從哪裡回,或只挑一題回答,其他問題就被跳過了。

所以,讓對話變得清晰流動的關鍵之一,就是「一次只問一個問題」


舉例來說,你的腦中浮現這些問題:「你最近是不是很累?是不是工作太多?還是跟主管有什麼事?」

就可以先問「你最近感覺起來有點累,發生什麼事了嗎?」

等對方講完,再慢慢延伸問:「這件事,是不是跟工作有關?」就像在拉開一層層的對話線索,一步一步,才走得深入。

  1. 確認理解


許多誤解往往來自於未經確認的假設。很多時候,我們明明以為事情已經談完,但兩人的共識卻是完全不一致。


因此,溝通時要適時確認彼此是同步的,可以藉由簡單地重述對方的話,例如「你的意思是…對嗎?」或「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,你的看法是…,是嗎?」


尤其是遇到那種喜歡霹哩啪拉講很多話的人,這個方法又更重要。


記得:每個段落,停下來重述一遍,讓話題更聚焦


  1. 注意「非語言訊息」


很多人以為溝通、溝通,就是透過「講話」,但事實上,我們有更多訊息是透過「非語言」發生的。


人的肢體語言、面部表情、聲調等非語言訊息,往往會透露大量訊息,甚至比說出的話更直接。當你能注意到這些細節,你就能更好的理解對方在意的是什麼。


小嘗試:下次和人溝通時,別只顧著講話或聆聽,多注意講話時對方有哪些「非語言訊息」



  1. 鼓勵對話持續發生


有效的溝通是雙向、持續進行的過程。鼓勵對方持續發表他們的觀點,並保持對話的開放性。


你可以用以下兩種方式:


  • 開放式提問

可以透過開放式的提問來鼓勵對方繼續分享,例如「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?」或「你有什麼其他想法可以分享嗎?」。


這種方式能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,並讓整個對話更加深入、全面。


  • 肯定對方

人人都喜歡被認同、被肯定,然而卻不喜歡虛偽、矯揉造作的人。


所以你可以肯定對方,但盡量是以對方話語中含有真實成分的句子。


當對方說:「我最近覺得很迷惘,不知道自己在幹嘛......」
你可以說:「迷惘代表你有在為自己的未來著想啊, 那你都想了些什麼?」

或即使對方用比較尖銳的話語說:「你對這個任務好像沒有很投入,看不太到你的主動性。」
你也可以試著先肯定對方,來輕鬆化解:「謝謝你跟我分享你的感覺,我可能沒有把想法或進度講清楚,讓你有這種感覺。接下來我試著調整看看,讓彼此更有共識。」


AndAction教練,讓溝通不再卡關


步驟

為什麼要做

怎麼做才有效

第一步 專注傾聽

先讓對方感覺被理解,才有空間回應

不急著回答,先聽出情緒和意圖

第二步 一次一問

減少混亂,讓對話更清楚

一次只丟一個問題,留時間給答案

第三步 確認理解

避免誤解累積,確保理解一致

重述對方的話,問「我聽對了嗎?」

第四步 注意非語言訊息

真實想法,不會出現在話語裡,而是藏在表情、語調和肢體

觀察眼神變化、聲音起伏、身體姿勢

第五步 鼓勵對話持續發生

對話是建立連結,不是一次完成

肯定對方的分享或行動:「我覺得你剛剛想得很細」、「謝謝你講這些」,用開放式結尾:「你覺得下一步可以怎麼做?」

真正理解對方的需求,提升溝通效果


學習 Life Coach 的溝通方式


身為人生教練,我會接觸到各種客戶,很多話的、沈默寡言的、容易暴躁的、價值觀特別的等等。但一個好的教練會透過對方習慣且舒服的方式,來建立溝通,最終達到彼此都滿意的結果。


要怎麼做到?


簡而言之,就是讓自己變得更「彈性」,好的「教練」本身就是柔軟、自由、無我的,沒有既定的框架和規則,嗯......應該說,教練會學習各種溝通框架,再選用最適合的方式,來與眼前的客戶建立溝通。


建立共情與信任,深入了解對方內心世界


你保持足夠柔軟,然後一次又一次站在對方的立場,慢慢地,你會看到對方打開了心房,願意說更多他的內心話。


或許有些話,是他平常不會跟別人說的,但因為你是能理解、也願意理解的人,所以他願意跟你分享,這就是一個建立信任的過程


然而,這並不容易,因為溝通是一條長期的道路,透過五個步驟來說明其實是很簡化的做法。而且更多的,其實是要透過面對面實際的操作、演練,才能逐步雕琢出適合自己的溝通技巧。



關於人際溝通的 FAQ 問與答


  1. 每次開口都怕氣氛變尷尬,我是不是不適合跟人聊天?


尷尬不是「不適合」的證明,而是「還正在找頻率」的過程。


很多人以為會聊天的人,就是能讓氣氛一直很熱絡。但其實真正厲害的聊天,是能撐住安靜。氣氛僵掉的時候,不一定要急著補話題。溝通不是避免尷尬,而是允許尷尬也能變成連結的一部分



  1. 我不太會找話題,是不是天生不擅長溝通?


找話題≠溝通力。真正的溝通,不是「有多少東西可以講」,而是「有多專注在當下的人」


話題是橋,但橋要連的是人,不是資訊。試著把焦點從「我該講什麼」換成「此刻發生了什麼?」:

  • 他剛剛笑了,你可以問那個笑的原因。

  • 環境有變化,你可以用它開一個小對話。


當下的細節,本身就是最自然的話題。不是你天生不擅長,而是你還沒發現:人際溝通不是用準備的,而是感受的。



  1. 想講真話,又怕傷到人,要怎麼拿捏?


真話本身不會傷人,傷人的是「語氣+時機+能不能讓對方感受到善意」。


問自己三件事:

  1. 我講這句話,是為了讓事情變好,還是只是想發洩?

  2. 對方現在有沒有能力接住這句真話?

  3. 如果我被這樣講,我會感覺到攻擊,還是感覺到被關心?


如果意圖不是為了傷人,語氣自然會柔軟。真話 + 善意,是最有力量的誠實



  1. 為什麼我跟熟人能聊得很好,換成陌生人就卡住?


因為熟人給了你「安全感」,陌生人沒有。這不是缺陷,而是正常的人性機制。


熟人面前你敢真實,陌生人面前你在掃描「我會不會被拒絕」。要打破這個落差,與其拼命找話題,不如先建立一點安全氛圍


  • 用簡單的眼神接觸或微笑,讓對方知道你是開放的。

  • 不用一次講很多,先用小回應確認對方願不願意交流。

  • 認清「不熟就卡」很正常,不代表你溝通差。



課程推薦:教練式溝通技巧


如果要細數溝通的技巧,實在是太多了說不完,所以我們設計了一套「教練式溝通課程」,可以用很系統化的方式,來訓練你的溝通技巧。


這是基於我們多年的教練實戰經驗來設計,可以幫助你跟任何人建立對話,讓對話更有深度、讓彼此建立連結,滿足對方的需求,也達到自己的目的。



AndAction 教練培訓課程



陳法憲 AndAction創辦人

瞭解更多AndAction:

AndAction Life Coach 教練服務網站:https://coach.andaction.cc

AndAction 教練培訓課程網站:  https://coach.andaction.cc/coach-training-program

歡迎與我們聯繫

留言


錨點 1
Group 3648.pn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