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AndAction 與 ICF 認證有什麼不同?生涯教練培訓該怎麼選?|Life Coach培訓常見問題

  • 作家相片: AndAction 編輯團隊
    AndAction 編輯團隊
  • 3月29日
  • 讀畢需時 11 分鐘

已更新:8月9日

當你開始探索「教練培訓」,你可能會注意到各種課程選擇,包括 ICF 認證、各類國際認證課程,以及專注於實務落地的培訓課程。而作為在地深耕十年的生涯教練領導品牌,AndAction常被問到:「你們的課程有什麼特別的地方?我適合從這裡開始嗎?


其實,你會有這樣的疑問非常正常,因為你真正想知道的是:

  • 學完後,我能不能實際用在生活與職場中?

  • 課程內容是不是足夠實用,貼近真實需求?

  • 這項投資是否值得?


現在,我們將告訴你,AndAction 在設計課程時考量了哪些因素,我們更重視什麼,讓你有更多資訊來評估這是否符合你的需求。

文章目錄:




AndAction Life Coach 培訓課


ree


AndAction 教練培訓課的設計理念與考量


  1. 針對亞洲 20+ 到 50+ 世代的教練模式


我們觀察到亞洲 20+ 到 50+ 的世代,在生涯、職涯和人際關係上有高度共通的挑戰:如何在變動中保持穩定?如何在現實壓力與內心渴望之間取得平衡?


因此,我們自行開發了 ACPR 教練模式(Acceptance 自我同理、Commitment 承諾行動、Persistence 彈性推進、Relationship 關係重整)這個模式不只是技術,而是讓學員能用系統化的方式,帶著客戶或自己走過「覺察 → 行動 → 調整 → 連結」的完整循環。許多學員回饋,ACPR 不只用在教練對話裡,也在日常與伴侶、同事甚至自我對話中產生改變


ree

為什麼需要針對亞洲 20+ 到 50+世代?


  • 面對壓力與自我認同的差異

    • 亞洲文化常強調集體責任、避免衝突,導致許多人習慣壓抑需求、延後自我探索。

    • ACPR 的 Acceptance(自我同理)是打破這個循環的第一步:在改變前先學會「接納當下」,再做出自己願意承擔的行動(Commitment),這對很多在責任感與渴望自由之間拉扯的學員非常重要。


  • 行動模式需要彈性

    • 這個世代的生活變動性高:工作轉換、經濟壓力、家庭責任常同時發生

    • Persistence(彈性推進)並不是一味「堅持到底」,而是如何在現實壓力下,仍能維持行動的動能。這對「沒有完美條件」的世代特別實用。


  • 家庭與人際關係結構不同

    • 在亞洲,家庭角色、長輩期待、伴侶關係常常是行動決策的關鍵因素

    • 西方模式多偏向「個人選擇優先」,而 ACPR 模式在 Relationship 關係重整這一層,特別放入了「如何在關係網絡中調整行動」。

    • 這對 20+ 正在職場起步、30+ 面臨婚姻或成家、40-50+ 承擔照顧責任的人來說,都更貼近現實。


  • 價值排序與人生轉折

    • 亞洲 20+ 到 50+世代 是價值觀快速重整的階段:從追求穩定,到探索自由,再到尋找長期意義。

    • ACPR 的系統設計,不只是目標設定,而是讓學員在每次教練對話裡,重新檢視「我現在做的,是否符合我真正重視的價值」。

    • 這種價值排序對亞洲職涯與生活的交織特別有共鳴。


ree

AndAction Life Coach 培訓課


2. 在地化、多元的社群共學


我們相信教練不只是課堂上的學習,而是一個持續的實踐過程。AndAction 選擇打造 在地化、具多元路徑的社群,讓每個學員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:


教練咖啡師:與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合作,聘請專業咖啡培訓師讓 AndAction 結業的教練免費學習咖啡手沖技巧,並製作成「教練+咖啡」的獨特體驗,打造溫暖深夜咖啡時光。

線上課程學習教練:我們與 Hahow好學校 線上課程平台合作,讓教練協助學員把線上課程的知識轉化成行動,真正創造具體改變

小組共學:課程後在北中南都持續有在地聚會、心理學讀書會與線上練習,讓教練技能不是一次性的學習,而是漸進深化。

這樣的設計,是因為我們觀察到許多人在課程結束後,真正的挑戰是如何把技巧融入生活。因此我們創造出能長期陪伴的學習場域,讓學員有地方嘗試、犯錯、互相支持。


ree


3. 學習價格上的考量

我們選擇不與 ICF 證照接軌的原因,有一個根本的思考:一旦課程與 ICF 認證、國際證照綁定,學習費用就會大幅提高


我們不認為每一個剛開始接觸教練的人,都需要在第一步就投入高額的費用去換取一張國際認證。


對很多初學者來說,真正重要的是先建立「能用」的教練力,看見第一個行動改變,然後再決定要不要走上專業教練的路


所以我們選擇讓課程價格維持在「對初學者友好」的範圍,讓更多人可以用更低的門檻,先看見教練力能帶來的價值。再決定是否進一步投資 ICF 認證,這樣的路徑,讓學習變得循序漸進,而不是一次性的大額投入


我們希望讓學習教練成為更多人「可以開始、不必遙不可及」的選項。


我們也支持學員未來根據自身需求,逐步投入 ICF 認證、NLP 課程、CDA 生涯發展諮詢師等進階系統學習。AndAction 的許多學長姐,也是在參與我們的系統後,回頭再探索各種進修可能,並融合為自己獨特的教練系統。


AndAction Life Coach 培訓課



與ICF認證課程的差異比較

差異項目

AndAction 初階課程

ICF 認證課程

課程核心

ACPR 教練模式,強調自我同理、承諾行動、彈性推進與關係重整

ICF 核心能力模型,強調國際標準化流程與專業教練技能

學習重點

在地化、生活化應用,適合亞洲 20+ 到 50+ 世代,聚焦生涯與職涯探索

標準化模型,強調企業專業發展與教練時數累積

社群與後續發展

在地社群共學、多元路徑(教練咖啡師、Hahow 線上課程學習教練)

多為教練社群,路徑較偏向企業

課程費用

考量初學者門檻,維持可負擔價格,讓更多人先體驗教練力的價值

需國外審核,費用通常較高,適合已決定走專業教練職涯的人

適合對象

你未來支持的對象可能是台灣人、亞洲人,並想用教練力探索生活與職涯,在日常與人際關係中練習,同時發展屬於自己的 Life Coach 風格與事業,將教練融入生活與職涯轉型

你未來支持對象可能是國際人士、企業高管,並想以教練為長期志業,取得國際認證並進入企業或教練市場


誰適合選擇 AndAction?


  • 想用教練力探索生活與職涯,並在日常與人際關係中練習的人

  • 想發展屬於自己的 Life Coach 風格與事業,將教練融入生活與職涯轉型的人

  • 正在經歷職涯瓶頸、想找到方向與熱情的你

  • 想用對話與行動支持自己與他人成長,培養能帶來改變的教練技巧

  • 想先用更貼近生活、可負擔的方式體驗教練,之後再決定是否投入專業認證課程的人


ree

AndAction Life Coach 培訓課



與其急著拿證書,更重要的是走出自己的教練路


在台灣與多數地區,Life Coach 並非特許產業,也不是只有考取國際證照才能成為教練。許多知名教練未必具備 ICF 認證等系統背景,而是透過持續的學習與實務經驗累積,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專業風格。


與心理諮商不同,教練工作更多是與「有行動能力的個體」一同探索選擇與未來。能不能成為專業教練,關鍵並不只在於證書,而是你是否有系統性地思考、與人連結的能力,以及,是否真的能幫助你的客戶創造他們想要的改變?


AndAction 的培訓團隊自 2012 年起即深耕個人發展領域,融合國際教練系統與在地文化脈絡,持續打造適合台灣的教練力學習管道。


我們相信:最終讓你走得遠的,不是哪個體系,而是你是否真的有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。




學完培訓課之後的未來發展路徑


1. 生活應用路徑


如果你的目標是先讓教練力走進生活,你會發現 ACPR 模式能幫助你:

  • 在日常對話中多一層理解與覺察,改善人際互動

  • 與伴侶或家人建立更有支持感的溝通方式

  • 以「教練思維」面對自己的選擇,找到更符合內心的行動。許多學員反映,這條路徑最直接的改變就是:生活開始變得更有彈性與連結感


2. 職場應用路徑


如果你身處管理、HR、教育或需要大量人際互動的工作環境,教練技巧可以轉化為:

  • 更啟發性的溝通方式,提升團隊合作

  • 協助同事釐清目標、承諾行動,減少「只下指令」的管理模式

  • 將教練思維融入培訓、輔導或課程設計這條路徑最適合 想讓職場對話更有深度的人,也常被視為領導者進化的重要工具。


3. 專業教練路徑


對部分學員來說,這堂課是踏入 Life Coach 的第一步:

  • 透過社群練習(教練咖啡師、線上學習教練)累積實戰經驗

  • 開始嘗試接案,打造屬於自己的教練品牌

  • 慢慢形成個人風格,探索是否要發展為副業或事業這條路徑特別適合 想用教練力建立個人品牌、自由職涯的人


4. 進階認證路徑


如果你未來的目標是走向國際專業教練職涯,AndAction 的初階課程可以作為穩固的基礎:

  • 學完後可銜接 AndAction 的進階課程

  • 之後再選擇是否進入 ICF 認證路徑

  • 以更有自我風格與實戰經驗的狀態,踏上國際專業教練之路這條路徑適合 已經確定想投入專業教練職涯的人,但希望先建立「能用的教練力」再進行更高額的投資。



ree

學員真實撰文推薦


學長姐們這麼說:

「AndAction 獨創的 『ACPR 教練模式』不管是用在自我成長學習還是教練執業都非常有幫助,經過超過半年的培訓我覺得學到的教練技巧&認知也非常紮實。」—蘿卡


「我最喜歡AndAction傳達的觀念:『教練會隨著經驗與個人背景在教練過程中走出自己的風格』,學習教練技術就像是在認識自己的旅程,人總是在嘗試中摸索,而AndAction的課程就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環境嘗試找尋自己,這也是我很推薦的原因!」—麥菈


「AndAction 的教練培訓課程讓我學到超多實用的技巧和工具,在教練認知上再往上提升了一個層次。不僅是提升了自己的教練能力,同時也讓我更有自信地面對接下來的各種挑戰。」—席斯琳

AndAction Life Coach 培訓課


AndAction COMMUNITY
AndAction COMMUNITY

培訓選擇延伸 FAQ


Q1. 如果未來想考 ICF 證照,先上 AndAction 的課程會有幫助嗎?


會有幫助,但幫助的地方不是「替代 ICF 認證」,而是讓你在進入國際認證課程前,先打好能實際落地的教練力基礎。


AndAction 的設計是先用 ACPR 模式搭配大量實戰練習,讓你熟悉:

  • 基本的教練對話節奏:如何從建立信任到引導行動

  • 在地化的案例與文化脈絡:亞洲 20+ 到 50+ 世代的溝通習慣、動機模式

  • 多元應用場景:教練咖啡師、學習教練、小組共學等,增加服務彈性

  • 自我定位與口碑累積:幫助你找到服務對象與價值主張


很多 AndAction 的學員就是先在這裡累積了 50–100 小時以上的教練經驗,再去報考 ICF 課程,結果學習效率與理解深度都更高,甚至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認證所需的實務時數。



Q2. 如果我主要想在台灣發展,選 ICF 認證 還是 AndAction 比較適合?


其實取決於你想走的發展路線與服務對象


  • 如果你的目標是進入外商、國際企業或 NGO 合作

    ICF 證照是很好的國際背書。它的優勢在於全球通用、專業形象高,在需要招標、提案或企業內訓時,能讓 HR 或決策者快速理解你的專業資歷。這對於有志往跨國組織或國際市場發展的教練,確實是加分項。


  • 如果你的重心是深耕台灣市場、結合生活與多元副業

    AndAction 的課程更偏向「在地化」與「多元應用」的培訓路線。我們的 ACPR 模式針對亞洲 20+ 到 50+ 世代的文化與溝通習慣設計,搭配教練咖啡師、線上課程學習教練、小組共學等路徑,讓你不只在職場,也能把教練力融入副業、社群經營、甚至生活日常中。這對於想邊探索邊發展個人品牌的人來說,更貼近實際需求。


  • 成本與學習曲線的差異

    ICF 課程學費普遍較高,而且需要達到特定時數與指標才能取得證照。AndAction 則是以入門至中階為主,讓你先用較低成本累積大量實戰經驗,再決定是否要投入更高成本的國際認證。


Q3. 如果我直接想開始接案,AndAction 夠用嗎?


夠用,但關鍵不只在課程本身


無論你選擇 AndAction 還是 ICF 認證,真正決定你能否長期接案的,不是紙本證書,而是三件事:

  1. 你能否清楚定位自己——你服務的是哪類客戶?他們願意為什麼內容付費?

  2. 你是否持續累積口碑——每一次服務能否讓對方願意推薦你?

  3. 你能否持續創造客戶想要的成果——你的教練對話,是否真的帶來可見的進展與改變?


AndAction 的課程設計,除了教你 ACPR 教練模式與核心對話技巧,更重要的是提供一個 在地化社群與真實練習場域

  • 你會在課程中就開始與同儕、學長姐進行教練對話,模擬真實情境

  • 透過「教練咖啡師」和「線上課程學習教練」等計畫,把教練力放進不同場景

  • 在畢業後,依然能透過社群與活動持續練習、獲得回饋,而不是學完就結束


這意味著,你不是「學到一套方法」就被丟回市場,而是能邊練邊接案、邊服務邊優化自己的定位與方法。對多數剛起步的人來說,這才是真正能走得長遠的關鍵。



Q4. 如果我之後想轉向其他助人工作(如心理諮商、顧問、身心靈),AndAction 的學習有幫助嗎?


非常有幫助


教練的核心能力——系統化思考、深度傾聽、精準提問、促進行動——是一種可跨領域的「底層能力」。無論你將來選擇進入心理諮商、企業顧問、講師培訓、身心靈療癒,甚至跨界到藝術、教育、社會創新等領域,都能用這套思維與技巧,讓你在對話與引導中更有力量。


在 AndAction,我們不只教 ACPR 教練模式,也鼓勵學員把教練力與其他專業結合

  • 有人將它應用到 NLP、心理學、教育教學

  • 有人結合 企業內訓、顧問服務

  • 有人甚至延伸到 咖啡文化、線上課程輔導、社群經營

  • 還有人跨到 身心靈、表演藝術、公益行動


我們相信,每個人的助人工作都有獨特風格,而教練力能讓你無論轉向哪個領域,都更有「溝通的深度」與「促進改變的能力」。



Q5:市面上這麼多培訓課程(蘭盈、達真、GCDF、CDA、SCPC、BCC、ICA、職游…),怎麼選?


選擇生涯教練或相關助人工作培訓課程時,可以先釐清三個方向:

  1. 你的目標是什麼?

    • 生活應用:希望用教練技巧改善人際關係、溝通、家庭互動。

    • 副業發展:想用教練力拓展個人品牌、結合現有專業或斜槓。

    • 企業合作:鎖定大型企業、外商專案或內部教練培訓,需要國際背書與專案經驗。


  2. 你能投入的資源是多少?

    • 時間:有些課程是密集短期,有些需要半年到一年以上的長期投入。

    • 預算:國際認證課程費用通常較高,本地課程有更多彈性選擇。

    • 實戰練習:課堂外的模擬、陪練、實際接案機會,也需要時間和精力安排。


  3. 後續支持與學習生態

    • 有些課程結束後就告一段落,有些則會提供社群、進修課、共學小組等持續資源。

    • 觀察該課程畢業學員的發展狀況,看看是否與你理想的未來方向相符。


小提醒

  • 不同課程的教學方式、理論基礎、文化背景都不一樣,最重要的是先明確自己的方向,再去比對課程內容與支持系統

  • 不一定要一次選到「最終歸宿」,有些人會先從入門或在地化課程開始,再進階到國際認證;也有人會交錯學習不同體系,建立自己的專屬方法。


AndAction Life Coach 培訓課


Comments


錨點 1
Group 3648.pn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