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擁報 Free Hug No. 7》積極創造你的休息時間
- Chloe教練
- 4月8日
- 讀畢需時 10 分鐘
每月送達的一份擁報,來自 AndAction 的 Free Hug。

積極創造你的休息時間-總編輯引言
前一期我們談到人生目標:提醒你要先看見自己。接著我們來到時間管理的議題,透過這一期的擁報想跟你分享,時間管理,不是壓榨時間的技術,而是積極創造休息時間的技術。
我遇過一些朋友,當他們設定出自己的長/短期目標之後,就會開始陷入無止盡的焦慮情緒當中,很怕自己在達成目標的路上「落後」,於是便很積極地把自己的行程時間塞得好滿。在短期的快速衝刺當中,將產能拉到極限的方法可以提升目標的達成度,但是若以人生目標的角度來看,用極限衝刺的速度奔跑,不論是哪種生物,很快就會氣力耗盡,身心力竭到無法再做任何事情。
而有這種狀態的人,通常會認為:「我應該要做好時間管理,才可以更有效的運用我每天有限的時間。」你很棒,也很積極,但我想提醒你:你不是一台無情的效能機器,會不會把自己推得太過極限了?即使彈性再高的橡皮筋,拉撐到極限以後,也會斷掉的。你可以像它一樣被撐到極限,這是你的一種能力,但你也要懂得,為自己創造一些讓彈性復原的空間,在把自己撐到斷掉之前,給自己創造一些休息的時間。
你可以提升自己的時間管理技巧,像這期電子報中,我們的培訓教練們分享的一樣:在專業上運用時間管理的技巧;用分類法將自己的時間價值最大化。同時,你也需要保有時間的彈性,去應對追逐目標過程中,遇到的意外變化。如果、如果,你是一個設定目標後,會陷入極度焦慮的人;或是需要在教練服務中面對這類型的客戶,我們的教練實務專欄中也有跟你分享一些小技巧,希望能對你產生幫助。
不只是在設定人生目標之前,需要先看見自己;在管理時間、提升效率之前,我們也要意識到 —— 自己不是一台工作機器,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。擁有追逐目標的動力很棒,同時也要提醒你:請記得積極創造休息的時間,注意自身壓力排解與休息放鬆的需求。人生是一場馬拉松,掌控自己前進的節奏,穩步的通往終點,AndAction 跟你一起,既健康又積極的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💝

設定階段性目標後,如何面對進展與期程中的意外變化?
AndAction 專欄|法憲教練
比「變化」變得更快,這樣的過程就會帶來「成長」
很多時候,我們在設定目標時,總會期待:「目標能按照計劃順利完成。」
但正是這種期待,讓我們對未知感到不安。甚至開始害怕:「萬一達不到怎麼辦?」隨著截止日期越來越近,那些不安和恐懼反而變成了最大的阻礙。
以前的我也總是這樣,直到疫情的那一年,讓我的心態有了很大的轉變。
那時,AndAction 準備推出一系列實體活動,包括會員服務、共享空間、實體交流活動和企業培訓,還有一對一的教練服務。
所有計劃都在進行中,感覺一切都在軌道上,結果突然疫情蔓延,實體活動被迫全部停擺。我們滿心期待的 2020 目標,感覺一夜之間全沒了。
記得那天,我和團隊夥伴在火車上,從花蓮回台北,聽到新聞說:「即將進入三級警戒,準備封城。」大家的心情都很低落,原本的目標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問號。
但討論應對策略的過程中,我們的信心居然慢慢被激起來了。我們突然意識到,這也許是個機會——既然實體活動辦不了,何不嘗試把服務搬到線上?
以前我們受限於地點,大多只能服務台北地區的人,但如果能轉型線上,或許能接觸到更多、更廣的群體。
經過那天討論後,我們迅速把所有服務轉為線上,從線上課程、營隊到交流活動,再到一對一教練。起初我們擔心學員會不習慣,怕沒有實體活動的那種溫度。
但真正實行後,效果超乎預期,不僅沒流失參與者,還吸引了來自其他城市,甚至海外的用戶。這次轉型讓我們不僅扛住了疫情帶來的挑戰,還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可能性。
這讓我想到一位前輩 T 曾跟我說的話:「有縫隙才有光」,當我能保留一些縫隙給未知,可能性才有機會照進來。
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是對自己最好的,但這才是人生有趣的地方。接受變化,甚至比變化變得更快,這樣的過程就會帶來成長。

如何緩解客戶心中時間不夠用的焦慮:透過理解深層需求找到適合的策略
教練實作專欄|彥麒教練
在這個節奏飛快、資訊量爆炸的時代,「時間不夠用」成為許多人的共同心聲。身為教練,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境:客戶帶著疲憊和無力感坐在我們面前,說著「我覺得時間真的不夠,事情永遠做不完」。
這樣的焦慮在現代生活中變得普遍,原因不僅在於事情變多,更是因為我們生活中充滿無數選擇、標準和需求,讓人不知不覺陷入要用時間去滿足各種需求的壓力中。
作為教練,我們的角色是陪伴客戶去探索這些需求,幫助他們從根本上緩解對時間的焦慮感。以下分享一些「時間焦慮」背後常見的需求及相應的教練策略,幫助客戶找到適合他們的調適方式。
1. 完美主義導致的時間焦慮
客戶:「我總覺得還沒做到最好,不夠完美就無法交差。」
教練策略
完美主義是許多人面臨的一大挑戰。對完美主義者來說,自己再怎麼努力都不夠好,往往陷入「時間永遠不夠」的焦慮中,追求完美的過程讓他們時常感到無力。
我們可以協助客戶理解「完美並非唯一的選擇」,且透過引導客戶將焦點從「結果」轉移到「過程」,鼓勵他們欣賞每一小步的進展。
教練可以幫助客戶重新為自己定義「完美」的意義,以更健康的方式看待自己的進展。
同時,也可以輔以協助客戶設立階段性目標,讓他們逐步減少無力感,在每個小進展中找到滿足感,減少焦慮並提升行動力。
2. 自我決策能力低落導致的時間焦慮
客戶:「有這麼多事要做,但我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。」
教練策略
有些客戶會容易在要進行優先事情的排序上感到困惑,認為每件事看起來都很重要,卻難以取捨,最終陷入無序的焦慮中。
這時我們要關注的核心是如何幫助客戶重建對自我決策的信心,開始重視行動和當下的選擇。
通常透過協助客戶探索價值觀和核心目標,運用分級、排序和評估等方法,就能有效幫助他們釐清最重要的任務優先級。
當客戶逐漸建立對自我決策的信心後,對時間的無序感會逐漸減少,焦慮也隨之緩解。
3. 長期對於不確定的焦慮蔓延至時間管理
客戶:「我總覺得如果不掌控好時間,就會發生不好的事。」
教練策略
有些客戶是有長期的情緒性焦慮,這種不安讓他們試圖透過掌控每件事情的時間來獲得內心安穩。
他們下意識的認為如果無法完全掌控時間,就會帶來挫折或失敗感。這時我們需要溫柔的帶領客戶覺察這些感受,並引導他們學會與情緒共處,而非一味試圖掌控時間。
這時,可以嘗試透過引導客戶進行正念練習,協助他們逐步建立「接納情緒」的習慣,像是每天進行深呼吸或冥想等。
客戶可以藉由專注於當下的體驗,發現時間焦慮並非生活的主軸,而是一種可以被掌控的情緒狀態。
理解時間焦慮背後的需求,是教練幫助客戶調適的關鍵。
無論是完美主義、自我決策能力不足,還是長期焦慮導致的控制需求,教練的策略需針對不同需求靈活調整。
透過不同策略的執行,我們能幫助客戶找到更平衡的生活方式,逐步緩解時間焦慮,提升內在的穩定與成長。

用三個問句,試著將我們的時間價值最大化
7th 初階培訓教練|Krissy
我們主要將時間花費在「不得不做的」、「必須做的」、「想做的」三種事物上,以下我將他們轉換為教練式提問的問句,希望幫助你反思並提升時間的價值。
把時間花在哪些事情上,能夠建立健康的生活基礎?
「不得不做的」事物,指的是睡眠、飲食、運動、梳洗、整理環境等等每天都要做的事情。有些人為了夢想,可能會犧牲這些事物來獲得更多時間。但是,這些細節瑣事卻是生活品質好或壞的基礎,並不應該小看它們的價值。
由於這些事物屬於每日重複的例行工作,我們可以透過培養一連串的良好的習慣,用最少的時間,有效率地完成這些重要的小瑣事。
哪些事情對我們來說是有意義、重要的,能夠提升人生的價值?
「必須做的」事物,指得是被我們列為能力範圍內、重要的或緊急的任務。要區分是否重要及其急迫性,需要使用我們的邏輯能力,在行動之前先規劃優先順序與時間分配,並且學會拒絕。我們可以將任務劃分為「重要且緊急」「重要但不緊急」「緊急但不重要」「不重要也不緊急」四個象限。
優先處理「重要且緊急」的事項,並多花時間在「重要但不緊急」的任務上,就能將我們的時間價值最大化。
什麼事情讓你不小心就花太多時間?
「想做的」事物,指的是那些特別吸引我們、令我們快樂,但是沒做也對人生無大礙的事情。這些事物像蛋糕上的糖霜,糖霜其實沒有蛋糕本體重要,但是許多人卻會因為漂亮的糖霜而衝動購買,忽略了其實他並不喜歡這種口味的蛋糕。
我們在花費時間的時候,也要提醒自己,有沒有讓想做的但不重要的事物消耗我們太多時間與精力。
常說,時間就是金錢。我們都曉得,人一生的財富是有限的,所以要做財務規劃,也一定有很多我們想買,卻消費不起的東西。我們只能先買生存必要的,思考投資什麼是有價值的,且是自己能力範圍內的,有餘的時候才能買想要的。時間的管理也是如此吧!

如何在照服工作中運用時間管理。
10th 初階培訓教練|陶佳
在别人的需要上,看到自己的責任與工作價值,用自己的力量,不斷的努力學習,為長輩及生病的人帶來生活的笑容。
照服也是種專業,除了要照顧身體、生活、飲食 ,還包括替他們圓夢。盡一己之力、陪伴他們,克服生活上的障礙,度過人生的低潮,疾病所帶來的不便及治療的疼痛,恢復以往自律生活及追逐夢想,不成為家庭及社會的負擔,至少能頤享天年,活得長久、生活安樂祥和。這就是我做照服員的宗旨。
從事照服員有三年多,在日常工作中會根據長者的需求來安排工作的優先順序,將個人和工作任務集中在相同的工作清單中。每日睡前把工作行程 APP 與鬧鐘建立起來,以免遺漏了打卡的時間。早上 6:00 準時起床,在上班前做半小時運動,及準備長者的午餐,在轉場空檔回家解放、喝水及吃午餐,直到晚上 7:30 工作結束為止,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,有效的分配時間,並規劃日常生活行程。
也有特殊的情況必須處理,浪費一些時間的情況,如:陪伴看診,服務時間很難控制,必須與督導及個案案家確認,順延下一個服務及更改打卡時間。每月月會也會延後去案家服務的時間,直到晚上 8:30-9:00 為止,其他沒排上的只能暫停服務。
偶有緊急的事件插入,如:同學、朋友的家人臨終前需要我去服務(安寧照顧),我會安排早上 6:30 去及工作完畢 7:30 後幫忙照顧處理。也有指定要我去醫院看護的,我大都安排在星期六喘息工作結束後,至星期日下午 24 小時,星期日晚上要休息,及準備下星期公司的工作行程。誠實面對每個任務的服務價值,牢記最終的目標。
家人若要與我相約,或上進修學習課程,必須事先安排在星期六工作結束後,星期日空檔時間才行。也會把工作、學習和生活切分開來,同時彼此相互關聯,又能產生正向循環,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和愉悅。

你不需要把時間用好用滿
5th 初階培訓教練|諾亞
在你開始思考如何管理時間之前,我想要你知道,時間是無法被管理的,它只是一個線性前進的物理事實,我們真正在管理的事情,是人類極其有限的「精神力」。
當你全身心投入時,精神力的集中彷彿能改變時間的線性進程,也就是所謂的進入「心流」。
不過今天沒有要教你如何進入心流,坊間有許多類似的影音文字資訊了,我相信你需要的話一定可以找到你需要的幫助,在這篇文章裡,我想要你放下那些好用有效的事情。
也許社會有意無意的灌輸我們,沒有事情做就是「廢人」、「沒用處」,但我想要讓你知道,擁有一些留白的時間,無比珍貴且價值非凡。
我相信你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,也相信你終究能啟動去做那些你喜愛且享受的事情,但親愛的你,請再多給自己一些空閒的時間,享受不用做些什麼的時光。
那些悠閒無事的時光,你可以無所事事的躺著,也可以漫無目的的閒晃,也可以積極靜止的冥想,其實無關乎你做了些什麼,而是你選擇了「不」做些什麼。
你不需要把自己的時間填滿,也不需要看起來上進又積極,你本身的存在就已經為世界帶來所需的美好。我希望你也能享受一下,單純存在的美妙。
在你塞滿自己的行程表之前,也要記得為自己的精神力提供充能的時間,而那些看似悠閒無事的時刻,正是補充精神力的快充電源。
今天,在管理時間之前,為你自己爭取一口喘息的片刻吧。

2025 Life Coach 生涯教練產業報告
你是否對「生涯教練」感到好奇,卻不確定它能為你帶來什麼樣的改變?
《2025 Life Coach 生涯教練產業報告》是全台首份深入探討生涯教練領域的研究報告,旨在為想了解教練的人提供清晰且統一的解讀,幫助你快速掌握教練的全貌與價值。
從基礎介紹到實際應用,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視角,幫助你了解教練如何在個人成長、
職涯發展與生活突破中發揮關鍵作用。
這份60頁報告的宗旨在於推廣生涯教練,讓更多人了解它的價值。如果你正在尋找人生的下一步或對教練感興趣,手刀領取這份報告,開啟探索成長的第一步!

看完培訓教練夥伴的分享,你是不是也心癢癢的想要跟《擁報 Free Hug》的讀者們來點互動呢?歡迎所有經過培訓的夥伴與我們共同創造精彩的內容。期待收到你的投稿,為讀者們帶來不同的啟發與體會!
《擁報 Free Hug》Editorial Team
Contributors
以上是本期《擁報 Free Hug》的全部內容,歡迎你回信跟我們分享你的啟發、敲碗你想要看的主題,或是簡單的留下鼓勵,都會給我們編輯團隊很大的力量唷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