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擁報 Free Hug 創刊號》焦慮世代的刪節號
- Chloe教練
- 4月1日
- 讀畢需時 10 分鐘
每月送達的一份擁報,來自 AndAction 的 Free Hug。

好久不見了!你最近還好嗎?
我們知道在這個時代活出自己
想要的樣子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
今年我們開始嘗試了一個名為
「擁報 Free Hug」的計畫,
希望能藉由這樣的方式,與你保持聯繫,不管你在面對什麼生活中的大小事,
都能遠遠的給彼此一個 Free Hug,
共同慶祝人生每一個獨特的經驗。 -AndAction 團隊
品味人生的刪節號-總編輯引言
現今社會的氛圍,並不鼓勵人們主動爭取暫停,但我相信,不論是持續焦慮或者主動暫停,藏在表象背後的,是代表生命力的泉源。探索生命力就像挖掘水源一樣:總有需要停下來確認方向的時刻。
這是暫停的一種意義,當然不是唯一一種,對於處在不同狀態的你來說,暫停的意義可能大不相同,這是我們製作電子報的終極目標:讓我們有機會,透過這個載體共同去探索不同的價值和意義。
本期的電子報,我們想跟你一同聊聊焦慮與暫停;從《 AndAction 的初衷》裡,看到他們為了一個理念堅定前進,並留下了奮鬥的足跡;也從《與焦慮共處的小練習》當中發現,與自己同在是多麼強大的簡單小事;從《教練社群投稿》的三則分享之中,我們則共享了面對焦慮與停頓時,內在的翻攪與心底的呼喊。
真實地看見自己的需求與存在價值時,任何人的生命都可以活得非常獨特且精彩,並為世界帶來一份絕無僅有的禮物。
不論是焦慮或暫停,都給我們一個機會,檢視自己的生活樣貌與對生命的期待,進而決定人生的下一個篇章要如何繼續?
需要的話,找個值得信任的人聊聊,並自信地做出你的選擇吧;不論是擁抱焦慮、或是爭取暫停,記得要仔細品味每個過程,而後繼續帶著你的體會,書寫你的下一段人生。

創立〈 擁報 〉的初衷
AndAction專欄|彥麒教練
2019 年,我們在「讓每個人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」的理想指引下,踏入了當時仍鮮為人知的「Life Coach」領域,並展開了「拓荒」的旅程。
出於對教練角色的好奇、和對教練服務要如何更加精確、高效的追求,當時的我們就決定一頭投入在教練領域「在地化」的實證研究與最符合新時代工作者的教練服務發展,沒想到,一晃眼就已經五年了。
這幾年,隨著經驗的累積,我們一步步的打造出屬於 AndAction 的教練服務體系: 2021 年推出 ACP(Acceptance、Commitment、Persistence)的教練模式、2022 年推出一系列 AndAction 教練技術培訓課程、2023 年完成以 ACP 教練模式為架構、結合生涯教練經驗與教練心理學的書籍《擁抱停頓》,及今年 2024 開始打造AndAction 3C(Care/Community/Coach)的教練成長生態圈。
直至今日,我們仍是能夠充滿熱情地談論「如何讓每個人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」的團隊。更開心的是,現在談論這個理想的情境,已經從我們幾個人在會議中的討論,轉變為與許多優秀的教練夥伴一起投身於這個理想的實踐中。
很多新認識 AndAction 的朋友們會跟我們說:「很喜歡 AndAction 社群的氛圍」。能得到這樣的評價,我們非常的感恩。
我們知道,這些美譽全都得歸功於所有願意與我們一起成長的 AndAction 社群夥伴們:每個夥伴都在用屬於自己的方式,表達對人生的熱情和對教練精神的理解,並在彼此的互動中塑造了一種稀有且獨特的成長文化 — 在追求個人成功的過程中,同時以「真誠」「開放」「無我」的態度彼此支持著。
我們深知,能培育出這樣的社群是多麼的珍貴,因此, AndAction 教練服務體系的下一個階段,希望能與所有 AndAction 的培訓教練夥伴共同發揮正面影響力的時代,讓這樣的成長文化能夠影響更多人。
《擁抱 Free Hug》的誕生,正是為了慶祝並見證這樣的轉變,這份刊物的出版流程和內容是由 AndAction 社群的教練夥伴共同創造的。
我們將定期與訂閱的你分享 AndAction 的實務經驗和最新的實證研究,並紀錄教練夥伴們在自我成長、發揮正向影響力過程中的美好瞬間,將 AndAction 真誠開放的氛圍傳遞給更多的人。
這本雜誌,是為所有關心生涯教練產業發展的人而寫的,無論是已經在此產業中的專業人士,還是想要深入了解「教練到底在幹嘛?」的朋友。
我們希望,能與大家,共享我們所看到的「生涯教練」,讓大家不會迷失在碎片化、容易被誤解的資訊中。
最後,很高興地與大家分享:我們的第一本書《擁抱停頓》,今年初迎來了它的第二刷。感謝大家的喜愛與支持。祝福每位讀者都能「讓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。」

與焦慮共處的六個小練習
教練實作|Chloe教練
成為教練後,常聽到客戶平常不方便與親友分享--真實的感受與擔心 ; 我發現很多人都被焦慮所困擾:竭盡所能地往前跑了,卻總覺得不夠,認為自己不夠好,不斷鞭策自己前進。
對工作沒熱情,還是轉職到很夯的產業好了?同年紀的人職涯達到新的里程碑、完成結婚生子的階段性目標,該跟上嗎?沒辦法停下來,停下來會伴隨著強烈的罪惡感,也擔心停下時,被其他人追趕怎麼辦?害怕先前的努力會白費。
除了尋求教練服務,有個支持你的夥伴協助釐清自己更重視的是什麼,如何規劃下一步的計畫與行動外,想與大家分享平常也能與焦慮共處的六個小練習:
1. 將注意力切回「感官」模式
當我們發現自己正在思考令人焦慮的事情,例如:擔心自己會搞砸下週一即將來臨的簡報、帶著上份工作的害怕情緒,不敢轉職深怕下個工作又會做錯什麼被主管責罵,那我們就被困在頭腦和自己的「理解」中。
當我們意識到大腦在做什麼,就可以將注意力切回到「感官」模式,透過感官感受世界。在每個意識到有點焦慮的時刻,將注意力從未來,把自己輕輕拉回到當下,回到:現在我能為自己做些什麼呢?
可能是:將腳扎實地踩在地上,感受腳底板與地面接觸…等。透過將注意力切回到感官上,它能將令人焦慮的想法遏止在萌芽之初。
2. 舒緩的呼吸頻率
當我們發現自己因為過去的經驗,容易被某些事件觸發情緒,為了活化副交感神經系統,使身體更加舒緩,其中一種方法是練習專注在呼吸的頻率上,將呼吸加深,更深的呼吸並減慢至每分鐘約 6 次呼吸,平穩地吸氣、平穩地呼氣,慢慢建立舒緩的呼吸節奏。
如:呼吸時在內心默數:吸氣 2、3、4、5,然後吐氣 2、3、4、5。
3. 建立自我疼惜的小儀式
建立自己的儀式感,任何事都可以,例如:用珍貴的杯子泡一杯熱茶、洗個舒服的熱水澡、點起蠟燭泡個腳、聽著心情好的音樂歌單幫自己打氣或吃你最喜歡的食物,建立屬於自己的儀式感,覺察到狀態有點低、感受到壓力的時刻,就是提醒我們該照顧自己的時機。
4. 感恩練習|感恩日記
大腦傾向於記得過去的錯誤,以防止相同的悲劇再度發生,為了修正負面的自證預言,在每天睡前反思並記錄三件讓你感到有力量或幸運的事情,透過寫下想法與感受,想想它們進入你生活的原因。回顧令人感恩的事情,能夠支持你穿越低潮的時期。
5. 創造充電事物
試著把一週的日常記錄下來,觀察什麼事能讓你感受到充電?什麼容易耗能?什麼事能讓你充滿活力、感到平靜或容易專心?
對我來說,聽著放鬆的歌單,花好幾個小時獨處,速寫、做陶或鉤織,與親友渡過高品質的相處時光...等等,都是令我感到被充電的時刻。
6. 擁抱停頓
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點停下來問自己「現在正在發生什麼事?我現在感覺怎麼樣?」大腦會停止自動導航並回到當下,與自己同在。然後你可以決定那一刻你需要什麼…可能是舒緩的呼吸、與感官連結或對某個人事物心存感激。
下次當我們發覺自己有點焦慮時,試試看這六個小練習吧!理解自己有點焦慮,調整呼吸的頻率,有意識地把注意力拉回「感官」模式,問問自己「我現在感覺怎麼樣呢?」
在日常生活裡創造充電事物、怎樣的小儀式能讓我感到幸福&舒適、記錄每個感恩的時刻,藉由這樣的小練習,看見焦慮的情緒,跟自己說沒有關係,我知道該怎麼做,我有方法能安頓身心,練習與焦慮和平共處。

人生沒有暫停鍵,但我卻無法喘息。
1st 初階 / 4th 進階培訓教練 Amber/翊嫣
好希望人生暫停一下,卻發現:
太陽照常升起,地球還在轉,世界沒有如我想像期待,真的可以暫停一下。
回想初入職場的第一個五年,戳破數不盡的糖衣泡泡,從人性到資源,從江湖到權位,看見社會階層和人生起跑線,也看見更寫實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,
而我用盡全力仍舊落差一大截。
有段時間,看到心靈雞湯就反胃,聽到善心指點就炸毛,那些「應該」不用別人說,我已經跟自己講過上百回,也鞭策自己付諸行動積極實踐,因為沒停過的房租帳單,每一口呼吸都是錢,每一次喘息都負罪。
正因為明白現實的血淚,所以選擇努力面對,卻因為操碎了身心的疲憊,好想按下暫停鍵。
「是誰,讓我無法停下來?」
「是我自己。」
剖開問題的根源,看見自己的形象偶包、焦慮著急才是掐著自己陷入兩難的原因。
若選擇休息而面臨經濟困境,人生最糟不過流落街頭或啃老,如果這一處境都能放下面子捲土重來,還有什麼害怕失去?還有什麼不能面對?
而內心不斷湧現焦急是因為,此刻還在站穩就想要負重飛行。但人生經營的關鍵是「續航」,沒有這一刻盡善下一刻輝煌的絕對值,只有每個階段重新校準此刻的重心,重新回到自己,把日子當成「同心圓」經營,一步步擴大自己的照顧範圍,才能為所愛的人與同樣珍貴的自己,遮風避雨。
人生沒有暫停鍵,但是你永遠可以畫下逗點,或以一個句號開啟新的章節,沒有所謂這本人生實踐應該如何寫,你只需要回到自己,回到當下掂量內心的在意,忠於自己就是不負每一口呼吸的最好實踐。
走到步入職場的第三個五年,從自媒體追到AI應用,推陳出新的殘酷現實依舊搶眼,是十年前的有限無法預測的處境,但你有了面對人生風浪的「心錨」,明白聚集內在回到當下的力量,就能發現:所到之處,皆成為路。

暫時停止呼吸
2nd 初階/進階培訓教練 Dice
呼吸,可以做到哪些事?
自然的呼吸,可以維持生命的運作。
緩慢的呼吸,可以穩定心情的頻率。
急促的呼吸,可以強化細胞的活躍。
日常生活中,我們的呼吸時常被經濟壓力、家庭綑綁、他人眼光給互相推擠,久而久之也習慣把呼吸的「節奏」交給外界的人事物,進而忘記自己對於「呼吸」是有些控制權的。
暫時停止呼吸,會發生什麼事?
呼吸是生命的象徵,呼吸停止也代表生命歸零;而我認為一個人的呼吸方式也會與生活節奏息息相關,當我們被環境奪走了呼吸的控制權,意味生活的節奏也會隨著環境被推動,以不適合的節奏,過著不滿意的生活。
嘗試暫時停止呼吸,雖然不能保證能控制生活的一切,但可以知道的是,在暫停的期間,一切都是邁向「歸零」的過程;而歸零只是過程,並非結果,我們能藉由這個「過程」幫助自己轉換不同的節奏生活,同時我們可以思考,接下來該如何編寫屬於自己的樂章?
這樣的過程,對我來說如同音樂一般,通常一首歌曲讓我印象深刻的點,都會是「休止符」後所編制的內容;歌者如果選擇獨自清唱,會更加的觸動人心,如果選擇隨著樂器的響起一同嘶吼,則會喚醒歌迷的生命力,無論怎麼做,都能帶領觀眾進入不同的意境。
把控生活節奏,能走向不同的道路;暫停的藝術並非大工程,歸零的習慣可以像呼吸般充斥在我們生活當中。

我的長假
6th 初階培訓教練 Charlotte
日昇日落,總有個地方棲息,總有個方向可追尋。養足了氣力,才能夠再度啟程,去遇見繁花盛開,去聆聽山川水流,與日月星辰來場不期而遇的邂逅。
人生旅程漫漫,難免不小心走到十字路口,當我深陷迷惘當中,上帝總會讓我放個長假,除了好好休息,還有思索如何選擇下一個路口。
也許是剛結束一段人際關係,或是轉換職涯的過場,還是手術之後的休養。在這一段珍貴的時光,除了要養足精神,也是與自己內在小孩相處的最佳timing。
首先我會開始做自我探索,聆聽內在的聲音。當我的世界暫停,靜謐無聲的空間,愈是漆黑,愈是能深刻覺察到,平時無法感受到的心靈細微變化。
到底,什麼才是自己真正的想要的人生?而在路上的我,究竟走到那裡了?
再來是不間斷地學習,尋找自己擁有的天賦。或許是得透過刻意練習,運用原子習慣,永不停止地學習,把自己隨時調成了恆定狀態。因為心裡明白,堅持不懈的努力,無論走到哪兒都能發光發熱。
最後就是要告訴自己,背起行囊該重新出發了,走回屬於自己的軌道。人生的道路有許多選項,不是在眼前的才是唯一。
鼓起了勇氣向前行,回頭一望,似乎又向前邁進一大步,這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成長。
再度啟程,需要創造十足勇氣,更要擁有夢想追逐,前行路上有荊棘、有黑夜,有陽光、還有花紅柳綠,穿越森林,走過原野,目光所及皆是風景。Be patient & Be perseverant.

看完培訓教練夥伴的分享,你是不是也心癢癢的想要跟《擁報 Free Hug》的讀者們來點互動呢?歡迎所有經過培訓的夥伴與我們共同創造精彩的內容。期待收到你的投稿,為讀者們帶來不同的啟發與體會!
《擁報 Free Hug》Editorial Team






Contributors

1st 初階/ 4th 進階培訓教練


2nd 初階/進階培訓教練
Dice


6th 初階培訓教練

以上是本期《擁報 Free Hug》的全部內容,歡迎你回信跟我們分享你的啟發、敲碗你想要看的主題,或是簡單的留下鼓勵,都會給我們編輯團隊很大的力量唷!
